向量的模长是什么?
什么是向量的模长?
定义
向量的模长(Magnitude),也称为范数(Norm)或长度,是描述向量“大小”或“强度”的标量值。在几何上,它表示从向量的起点到终点的欧几里得距离。
对于一个 $ n $ 维实数向量 $\mathbf{v} = [v_1, v_2, \dots, v_n]$,其模长定义为:
$$
|\mathbf{v}| = \sqrt{v_1^2 + v_2^2 + \cdots + v_n^2} = \sqrt{\sum_{i=1}^{n} v_i^2}
$$
该公式来源于欧几里得范数(Euclidean norm),即 $ L^2 $ 范数。
几何解释
在二维空间中,向量 $\mathbf{v} = [x, y]$ 的模长是其在平面上的长度:
$$
|\mathbf{v}| = \sqrt{x^2 + y^2}
$$
这等价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(勾股定理)。在三维空间中,向量 $\mathbf{v} = [x, y, z]$ 的模长为:
$$
|\mathbf{v}| = \sqrt{x^2 + y^2 + z^2}
$$推广到 $ n $ 维空间,模长即为从原点 $(0,0,\dots,0)$ 到点 $(v_1,v_2,\dots,v_n)$ 的直线距离。
性质
- 非负性:$|\mathbf{v}| \geq 0$,且 $|\mathbf{v}| = 0$ 当且仅当 $\mathbf{v} = \mathbf{0}$(零向量)。
 - 齐次性:对任意标量 $ c $,有 $|c\mathbf{v}| = |c| \cdot |\mathbf{v}|$。
 - 三角不等式:$|\mathbf{u} + \mathbf{v}| \leq |\mathbf{u}| + |\mathbf{v}|$。
 - 与点积的关系:
$$
\mathbf{v} \cdot \mathbf{v} = |\mathbf{v}|^2
$$
即向量与自身的点积等于其模长的平方。 
示例
设向量 $\mathbf{v} = [3, 4]$,其模长为:
$$
|\mathbf{v}| = \sqrt{3^2 + 4^2} = \sqrt{9 + 16} = \sqrt{25} = 5
$$
这表示该向量在二维平面上的长度为 5 个单位。
在机器学习中的意义
归一化(Normalization):
- 将向量除以其模长,得到单位向量(unit vector):
$$
\hat{\mathbf{v}} = \frac{\mathbf{v}}{|\mathbf{v}|}
$$ - 单位向量的模长为 1,仅保留方向信息,常用于计算余弦相似度。
 
- 将向量除以其模长,得到单位向量(unit vector):
 相似度计算:
- 余弦相似度定义为:
$$
\text{cosine similarity} = \frac{\mathbf{a} \cdot \mathbf{b}}{|\mathbf{a}| |\mathbf{b}|}
$$ - 它衡量两个向量方向的夹角,不受模长影响。
 
- 余弦相似度定义为:
 正则化:
- 在损失函数中加入模长的平方(如 L2 正则化)可防止模型过拟合。
 
总结
向量的模长是其在空间中的几何长度,计算方式为各分量平方和的平方根。它是向量的基本属性之一,在数学、物理和机器学习中广泛用于衡量大小、进行归一化、计算相似度以及优化模型。